近日,汉川垌塚镇与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签订19亿元的风电项目合作协议,实现垌塚镇招引十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从“0”到“1”的突破。
立足资源禀赋,把乡贤楚商留在汉川
汉川垌塚镇位于天门、应城和汉川三地交界处,毗邻孝仙高速口,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捷。境内风能资源丰富,电网基础优良,新能源消纳条件较好。在国家鼓励提倡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垌塚镇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发展优势,但作为一个农业小镇,资源长期在岁月中沉睡,垌塚镇如何破局、如何发展?这道难题摆在垌塚镇党委面前。
“为了这个项目,我们已经跑了一年多,这是我们努力的结果”垌塚镇党委书记刘红玉介绍道,“把乡贤楚商留在汉川、留在垌塚,推动‘飞雁’变‘归雁’,一直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抓手,以乡情为纽带,让乡贤楚商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今年以来,垌塚镇招商专班对接乡贤楚商22人次,招引项目中苏州天顺风能项目19亿,湖北扶青农业粮食烘干项目1亿,汉川盛程智慧公司农业项目4000万已经签约落地,项目老板均为汉川人。其中,苏州天顺风能和湖北扶青农业董事长分别为垌塚镇的新河村和兴隆村人。
干部练兵比武,把干部放在项目一线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垌塚镇党委坚持把招商一线作为干部成长锻炼的大熔炉和主战场,以干部素质提升“硬举措”打造大抓产业“新高地”。今年以来,镇党委动员全镇机关干部、镇直部门干部、村两委干部100余人参与大招商行动,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专家、处处都是练兵舞台”的工作目标,按照项目招引“三个一批”的思路,垌塚镇党委班子和机关干部全面摸排项目情况,挖掘潜在招商线索,积极跟进项目进展,助力项目尽快落地。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实行“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服到底”的服务企业机制,以“马上就办”的速度、“用心去办”的态度、“办就办好”的力度助企纾困,镇企业包保专班收集问题建议20余条,解决困难12项。
做好“土特产”文章,唱响垌塚农产品牌
2015年12月,垌塚农技员出身的严同元退休后决心在虎山开荒,发展种植“锦绣黄桃”,基地覆盖王畈、新华和虎山等村,300余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村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劳动力基地务工等不同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很快,黄大圆、甜脆香、金灿灿的黄桃为王畈村带来了生机,曾经的荒坡岗逐渐变成了花果山。如今,黄桃品种已达15个,年产量达到60万斤,年销售额超过300万元。
垌塚本地企业汉川大地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与湖北中香农科深度合作,优选鄂香二号、红糯优一号等抗病高产稻种,4500亩稻虾共生田、2400亩莲藕湿地、600亩花卉涵养林构成闭环生态链,全程采用智能温控育秧、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小龙虾除草除虫,有机肥滋养土壤,真正实现“零农药种植革命”。
垌塚镇将继续在抓产、强产、优产上发力,致力打造汉川市域特色增长点,将垌塚镇建设成为汉川西北部富有活力的生态田园小镇。
(通讯员:陈浩 编辑:何蔚然 制作:祁涓 审核:李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