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汉川市马口镇:干部“一线练兵场” 绘就民生“新画卷”

2025-07-15 14:53

自“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启动以来,马口镇将镇区弱电整治、环境清理、路灯维修和窑梅线道路改造提升等民生工程作为锤炼干部的“主战场”,一场场攻坚行动如火如荼开展,一幅环境更美、设施更优、民心更暖的城镇新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沉下去,锤炼新作风,当好群众“知心人”

民之所呼,我有所应。曾经盘踞在镇区上空的“蜘蛛网”——杂乱无章的弱电线缆,曾是马口镇居民心头的一根“刺”。

马口镇党委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立项12件民生实事领办工程。全镇23个“一线为民”工作驻点组主动接待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同时,督促全镇党员青年干部主动下沉基层,组建年轻党员干部“攻坚小队”。他们与电信三大运营商“磨嘴皮”、定方案,整治弱电3.5余公里,完成通讯线路扎带、重装、铺设3720米。烈日下,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工装,却也打开了群众的心房。“这些乱线一清理,感觉心里都敞亮了!”五金店老板周师傅的话道出了群众心声。

这些心声的背后,是马口镇干部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自己的“上心事”,保持“干一件是一件”的耐心细致,一件接着一件干,拿出“干一件成一件”的落实力度,一抓到底不停干,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出过硬作风,以更多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去一线,培育新做法,解决好民生“烦心事”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马口镇作为湖北省的工业和文旅名镇,纺织、光通信产业集聚,拥有魏人镜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以及仙狮山、白石湖等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然而游客过多也带来了一系列幸福的烦恼,如环卫压力增大等。

马口镇党委结合学习教育,保持刀刃向内的坚定自觉,发动全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以干促宣”。党员干部们一边劳动,一边与商户、居民唠家常,宣传“门前三包”,引导大家共同维护家园的环境卫生。这个夏天,环卫工人惊喜地发现,在全镇9个社区整治区域,自己的“战友”突然多了起来——党员干部们化身“清洁员”,深入卫生死角,清理陈年垃圾、搬运占道杂物。汗水混着灰尘,但他们干劲十足。

看着焕然一新的环境,一位经营多年的店主感慨:“干部都带头干了,我们再不搞好‘门前雪’,脸上挂不住!”这种让党员到一线的工作机制,既让党员干部强化了责任担当,又激发了党员们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中“挑大梁”“唱主角”的积极性,以好作风展现新作为。

敢快干,做出新成效,推出民盼“暖心活”

行胜于言,事成于实。干部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工作成效凸显,才能温暖群众的心。

马口镇党委创新建立“群众满意度+治理实效性”双评价体系,以孝感市委提出的“三个户户”为抓手,组织驻村干部“俯下身子”调研,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问诊清楚,真实掌握“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协调相关部门规划增设修复150盏路灯,对路面进行升级改造5000余米,改造道路6处排水设施。

在这场“暗区清零”“铺好幸福路”行动中,党员干部抢修组创下了一夜新增、修复28盏路灯,一周协调解决各类难题30个的纪录。“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马口镇党委书记刘清涛深有感触地说,“‘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成效,不是写在报告里,而是刻在干部沾满泥土的鞋上、浸透汗水的工装上,更要写在群众满意的笑脸上,刻在马口日新月异的变化里!”

目前,全镇路灯亮灯率达98%,窑梅线道路全线贯通。一盏盏明灯、一段段归乡路,不仅方便了百姓的出行,更温暖了百姓的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无论是走访入户,还是资金申请,都是群众的“心头事”“眼前难”,都是“要紧事”。党员干部正是要多接一些“烫手山芋”,多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真正融入基层,让工作实效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跳出“条条框框”,点燃乡村发展引擎。

(通讯员:杨利玲 杨聪聪 编辑:陈思 制作:周艳 审核:李盛兰)

自“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启动以来,马口镇将镇区弱电整治、环境清理、路灯维修和窑梅线道路改造提升等民生工程作为锤炼干部的“主战场”,一场场攻坚行动如火如荼开展,一幅环境更美、设施更优、民心更暖的城镇新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沉下去,锤炼新作风,当好群众“知心人”

民之所呼,我有所应。曾经盘踞在镇区上空的“蜘蛛网”——杂乱无章的弱电线缆,曾是马口镇居民心头的一根“刺”。

马口镇党委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立项12件民生实事领办工程。全镇23个“一线为民”工作驻点组主动接待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同时,督促全镇党员青年干部主动下沉基层,组建年轻党员干部“攻坚小队”。他们与电信三大运营商“磨嘴皮”、定方案,整治弱电3.5余公里,完成通讯线路扎带、重装、铺设3720米。烈日下,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工装,却也打开了群众的心房。“这些乱线一清理,感觉心里都敞亮了!”五金店老板周师傅的话道出了群众心声。

这些心声的背后,是马口镇干部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自己的“上心事”,保持“干一件是一件”的耐心细致,一件接着一件干,拿出“干一件成一件”的落实力度,一抓到底不停干,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出过硬作风,以更多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去一线,培育新做法,解决好民生“烦心事”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马口镇作为湖北省的工业和文旅名镇,纺织、光通信产业集聚,拥有魏人镜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以及仙狮山、白石湖等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然而游客过多也带来了一系列幸福的烦恼,如环卫压力增大等。

马口镇党委结合学习教育,保持刀刃向内的坚定自觉,发动全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以干促宣”。党员干部们一边劳动,一边与商户、居民唠家常,宣传“门前三包”,引导大家共同维护家园的环境卫生。这个夏天,环卫工人惊喜地发现,在全镇9个社区整治区域,自己的“战友”突然多了起来——党员干部们化身“清洁员”,深入卫生死角,清理陈年垃圾、搬运占道杂物。汗水混着灰尘,但他们干劲十足。

看着焕然一新的环境,一位经营多年的店主感慨:“干部都带头干了,我们再不搞好‘门前雪’,脸上挂不住!”这种让党员到一线的工作机制,既让党员干部强化了责任担当,又激发了党员们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中“挑大梁”“唱主角”的积极性,以好作风展现新作为。

敢快干,做出新成效,推出民盼“暖心活”

行胜于言,事成于实。干部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工作成效凸显,才能温暖群众的心。

马口镇党委创新建立“群众满意度+治理实效性”双评价体系,以孝感市委提出的“三个户户”为抓手,组织驻村干部“俯下身子”调研,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问诊清楚,真实掌握“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协调相关部门规划增设修复150盏路灯,对路面进行升级改造5000余米,改造道路6处排水设施。

在这场“暗区清零”“铺好幸福路”行动中,党员干部抢修组创下了一夜新增、修复28盏路灯,一周协调解决各类难题30个的纪录。“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马口镇党委书记刘清涛深有感触地说,“‘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成效,不是写在报告里,而是刻在干部沾满泥土的鞋上、浸透汗水的工装上,更要写在群众满意的笑脸上,刻在马口日新月异的变化里!”

目前,全镇路灯亮灯率达98%,窑梅线道路全线贯通。一盏盏明灯、一段段归乡路,不仅方便了百姓的出行,更温暖了百姓的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无论是走访入户,还是资金申请,都是群众的“心头事”“眼前难”,都是“要紧事”。党员干部正是要多接一些“烫手山芋”,多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真正融入基层,让工作实效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跳出“条条框框”,点燃乡村发展引擎。

(通讯员:杨利玲 杨聪聪 编辑:陈思 制作:周艳 审核:李盛兰)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